“跑一次就能辦好工程通信配套審批,便捷高效。并且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就將通信設施和水電氣暖一起審批,科學規劃提前預留相關空間等資源,為建成后具備良好通信網絡奠定了基礎。將來咱們樓盤5G信號好,能賣得更好。”近日,在山東省臨沂市政務服務大廳,在通信服務窗口辦理通信審批業務的某開發商負責人員說。
今年以來,山東省圍繞“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服務目標,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山東鐵塔在山東省通信管理局的指導下協同三家電信企業,依托山東省通信行業協會,以審批制度改革為契機大力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像水電氣暖等公共設施一樣,納入工程建設項目許可審批,進駐各地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記者日前從鐵塔公司獲悉,山東省全部16個地市的通信基礎設施審批均已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在全國率先實現通信審批窗口服務覆蓋所有地市。截至11月底,全國范圍內已有17個省124個地市將通信基礎設施嵌入建筑工程審批關鍵流程,進駐政府行政審批大廳。
“一個窗口一站式服務”,通信審批成為工程建設許可必備
據介紹,山東各地市政務服務大廳的通信服務窗口,同時承擔通信行業兩大建設重點的審批服務:對于新建建筑的移動通信配套,由地市鐵塔公司審批蓋章;對于駐地網通信配套,由通信行協辦事處審批蓋章。兩枚印章是工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帶來了新建建筑必須滿足通信覆蓋需求的良好局面。對此,濰坊市優化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翟正宏說:“通信網絡是生產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把通信審批納入市政服務大廳,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不用多個部門來回跑。下一步我們還將簡化流程,把通信和水電氣暖整合起來,實現‘前臺一窗受理,后臺分類審批’,更好更快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移動通信建設方面,審批前置到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在設計方案審查時就征求鐵塔公司的專業意見,然后把通信設施設計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水電氣暖共同進行‘多圖聯審’,在竣工時進行綜合驗收,實現‘三點嵌入’。特別是設計方案審查,從源頭上確保了建設單位對于通信意見“聽得進去、落得實在”,有助于提高資源統籌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大幅降低后期建設階段基站選址難度。
寬帶網絡建設方面,得益于山東省通信行業協會的努力,在工程建設中,地市行協辦事處對房屋建設項目完成通信配套相關工程質監檢查并備案,然后按照共建共享原則統一向電信企業下發《電信業務通知書》,并要求工程建設方免費提供所需設備空間,為實現光纖到戶營造良好外部環境,降低了通信行業建設運營成本。
臨沂市奧德置業(開發商)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現代社會越來越離不開通信網絡,常聽業主說‘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網’,我們很重視小區通信配套設施建設。通信審批在工程設計階段就提前進入是件好事,根據通信行業專業意見提早規劃,能避免后期多輪修改圖紙帶來的麻煩。通過鐵塔公司統一組織施工,管理更加統一規范。通信方案在工程設計階段做好了,在竣工驗收環節能避免像過去那樣‘二次開刀’(完工再動工),不僅能實現更好的信號覆蓋,還最大程度保證了小區環境的美觀。”
“通信基礎設施雖然屬于市政公用基礎設施,但因種種歷史原因之前沒有像水電氣暖一樣,統一納入地方審批管理,導致建設無規可依、滯后于主體工程建設。通信行業入場建設時常遇到施工建設的資源和條件不具備,物業‘坐地起價’等現象,基站建成后也面臨業主無端要求拆除的風險,通信行業長久以來面臨選址難、進場難、維系保有難、協調成本高、用戶投訴率高等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陳金橋表示,“在鐵塔公司等行業力量的積極推動下,目前全國越來越多城市將通信基礎設施像水電氣暖等公共設施一樣,納入工程建設項目許可、驗收等關鍵流程審批,并進駐各地政務大廳辦理。將從源頭上確保建設單位對于通信意見‘聽得進去、落得實在’,推動實現從‘要他建’到‘他要建’的重大轉變,行業建設外部環境大為改善,行業地位得到有力提升。5G時代,基站將更密集,選址難度進一步加大,各地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中將通信審批納入,為5G規劃建設充分預留資源,對加快5G建設具有非常現實而重要的意義。”
中國鐵塔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統籌作用,代表行業積極尋求政府等各方面支持,為保障移動寬帶網絡建設通行權一直在不懈努力。據介紹,目前,29個省(區、市)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中國鐵塔達成戰略合作,明確將鐵塔基站納入規劃、開放公共資源、簡化審批手續,要求物業企業積極配合通信設施建設及維護,禁止收取入場費等不合理費用。27省(區、市)已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實行地方立法;2329個縣區將移動通信站址納入城鄉專項規劃,占比76%;10個省(區、市)出臺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推薦性規范;17個省124個地市將通信基礎設施嵌入建筑工程審批關鍵流程,進駐政府行政審批大廳。
在山東,面對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缺失的狀況,鐵塔公司努力推動,2016年山東省頒布施行了全國第一個經由住建部審批通過的《山東省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實現了相關規范“從無到有”,并以強制性條文明確了“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要求,標志著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重新回歸公共基礎設施序列。
山東鐵塔依據《規范》推進通信基礎設施作為建筑物必備配套規范建設,為行業破解覆蓋難題、降本增效。例如:位于山東臨沂北城新區CBD核心區域的圣菲蘭小區,在一期、二期工程建設時,因通信規范缺失,通信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建設,信號不好給業主生活帶來不便。《山東省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施行后,鐵塔公司在三期工程施工圖審中,一并對整個小區制定綜合覆蓋方案、出具建設意見。在小區地面以上僅挑選位置最合適的一處高層樓頂,并發揮資源統籌優勢利用小區外的高層安裝基站配套設施,就實現良好的信號覆蓋大大改善了群眾網絡體驗。針對投入大、使用率低,運營商在信號覆蓋中普遍感到頭疼的小區地下停車場,鐵塔公司提前統籌運營商需求、合理設計規劃,使用14個光纖直放站共享完成地下兩層的信號整體覆蓋,投資比傳統建設方式節省一半多,為客戶大幅降低運營成本。除此之外,經努力協調爭取進場費、場租費全免,高效率、低成本地幫助運營商實現網絡覆蓋目標。
據介紹,《規范》出臺后,在審批制度改革前,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審批也只能嵌入施工圖審核環節來實現落地,但往往在規劃設計已確定的情況下,通信行業的意見難以被兼顧到。今年,在各地政府著手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改革的過程中,通信行業積極配合爭取,將通信設施的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住宅小區項目的報裝提前到建筑設計階段,最終確保了通信設施與主體工程真正實現“四同步”。
目前,山東各地正根據政務審批系統建設規劃,陸續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整合連通各相關單位的審批系統。不久的將來,隨著系統升級完成,山東各地通信業將通過“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平臺”,與水電暖氣等并聯完成后臺審批,企業和群眾不再需要挨個窗口跑,就能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一站式審批服務。而另一個實現了全省范圍內通信配套審批入駐各地政務大廳的省份——甘肅,各市州鐵塔公司選派的專業人員已就位,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已立項,相關業務辦理流程正在抓緊打通。湖南、浙江、貴州、云南……越來越多地方的政務服務大廳出現通信審批服務窗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