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在北京開幕。開幕論壇同時舉辦了5G商用啟動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和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共同出席,這標志著我國5G商用進入新的征程。
陳肇雄要求,以5G正式商用啟動為契機,加快5G網絡部署,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網絡基礎,筑牢發展支撐。
作為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國家隊”“主力軍”,中國鐵塔成立五年多來不斷深化共享,全力支撐行業快速經濟地建設移動寬帶網絡,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中國鐵塔累計完成鐵塔基站建設項目197.9萬個,承建室內分布總覆蓋面積超19億平方米,覆蓋高鐵總里程超1.8萬公里、地鐵總里程超3100公里,三家電信企業使用的站址數量較中國鐵塔成立之初翻了一倍;新建鐵塔共享率從14%提升到近80%,相當于少建鐵塔72萬座,節約了約1300億元投資和3.7萬畝土地等社會資源,促進了城市美化和兩型社會建設。
5G與4G相比,頻率高、設備功耗大,要實現同等的網絡覆蓋質量,基站數量將是4G的數倍,對網絡規劃、基站選址、設施建設、電力保障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資規模十分巨大,還面臨密集站址對城市市容景觀帶來影響的問題。
5G網絡要發展,基礎設施須先行。針對選址難、建站難、協調建網成本高等問題,中國鐵塔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共同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國多數省(區、市)明確由鐵塔公司統籌5G站址規劃。27個省(區、市)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實行地方立法;2287個縣區將移動通信站址納入城鄉專項規劃,占比達76%;7個省(區、市)出臺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強制規范;16個省份85個城市將通信基礎設施嵌入建筑工程審批關鍵流程,進駐政府行政審批大廳,讓基站和水電氣暖一樣成為建筑物的必備配套。
在滿足5G規模部署方面,2019年5G牌照發放后,中國鐵塔全量統籌電信企業5G建設需求,充分利用已有197萬站址資源和千萬級站址資源共享建設,降低客戶成本,助力5G網絡快速部署。目前,中國鐵塔承接5G建設需求超過10萬個,建成的5G站址中97%是通過已有站址共享改造完成的,顯著節省了建設成本。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中國鐵塔展臺,大興國際機場、北京世園會、京張高鐵、黃鶴樓景區、西安大雁塔廣場與不夜城等場景的5G覆蓋充分彰顯了中國鐵塔統籌共享的優勢和價值。據中國鐵塔現場講解人員介紹,中國鐵塔在國家5A級景區黃鶴樓,充分利用景區現有屋頂、墻面、桿塔、管道等設施,創新技術方案,統籌建設光纜電纜等傳輸設施,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打造宏站、微站、室內分布系統相結合的綜合覆蓋方案,“基站能隱藏的藏起來,不能隱藏的融進去”,用仿生樹、綠色藤蔓方柱等多樣美化方式,建成了與5A級景區相匹配的5G美化基站,建設成本降低47%,為電信企業節約運營成本36%。
室內是5G的主要應用場景,室內場景的應用占比越來越高。據統計,4G業務中有70%的應用發生在室內場景,業界預測未來5G超過85%的業務將發生在室內場景,無源室分將是5G室內覆蓋的主流方案。目前,在2G/3G/4G網絡中,90%以上的室內覆蓋都采用無源室分技術,建設成本和后期運營維護成本都更低。面向5G室分共享,中國鐵塔提供了完善的低成本無源室分共享方案,支持三家電信企業2G/3G/4G/5G全頻段共享接入,適應樓宇與隧道、新建與改造全場景需求,可最大化節省三家電信企業5G室分建設成本。以地鐵場景為例,地鐵是5G室內覆蓋的首發場景,中國鐵塔聯合三家電信企業和產業鏈合作伙伴,在鄭州、石家莊、濟南地鐵隧道開展了5G覆蓋試驗,采用了中國鐵塔研發的5G新型漏纜等創新產品,3.5GHz高頻段覆蓋距離可達600米以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5G高頻段與現有4G同等覆蓋距離,實現了4G、5G信源同點位安裝,大幅減少5G基站信源投資和配套投資。重慶、杭州等12條在建的地鐵都將采用創新產品滿足5G覆蓋需求。
針對5G設備功耗大等難題,中國鐵塔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出市電削峰等電源配套解決方案,對于電力引入費高、引電周期長的部分站點可實現市電免改造,有效降低了改造成本,縮短了建設周期。中國鐵塔還推出新型基站用開關電源及蓄電池合路器產品,增強5G電源建設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可實現按需擴容。